1. 违法群组运营模式

  • 2018年香港曝光的Telegram群组采用分级制度(如“细Group”),成员需提交身边女性的性爱影像作为“投名状”才能升级访问权限,群组订阅者达3499人^^。
  • 同期韩国爆发“N号房”事件,犯罪者在Telegram建立数字编号的加密聊天室(如“1号房”“2号房”),胁迫受害者拍摄性剥削视频并向付费会员传播,最小受害者仅11岁^^。
  • 2. 犯罪技术手段

  • 群组利用Telegram的端到端加密、匿名登录及“阅后即焚”功能逃避监管,服务器位于境外导致执法困难^^。
  • 犯罪者通过盗取个人信息(如证件照、社交账号)威胁受害者,逐步逼迫其拍摄更露骨内容,形成系统性勒索链条^^。
  • 3. 相关案件特征

  • 群组内部分工明确:有人搜集受害者隐私,有人编写侮辱性文案,有人负责扩散传播^^。
  • 付费会员规模庞大,如韩国“博士房”单群会员超1万人,总付费用户达26万^^。
  • 2018年可作为Telegram违法群组规模化发展的关键节点,其隐蔽性、跨境性及分层管理模式为后续同类犯罪提供“样板”。需注意,目前公开报道中暂未发现2018年直接以“飙车群”命名的Telegram群组涉案记录。

    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e-telegtam.com),转载请说明出处!